从拉美角度来看,哥伦比亚具有广阔的市场,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近10年来哥伦比亚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除了2020年因疫情影响之外),目前是整个拉美地区第四大经济体。
哥伦比亚的纺织、化工、皮革加工、食品、造纸、冶金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均有一定规模,是安第斯地区工业基础最好的国家;农业生产则以咖啡、鲜花、甘蔗和香蕉产业最具特色。另外,哥伦比亚还拥有支持经济长期发展的丰富矿产、农业和生物资源,其油气、煤炭、镍、铝矾土和铀储量均居拉美前列。
一眼看懂哥伦比亚的数据
总人口:4826万人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 :3366亿美元,世界第38位)
国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拉美第五
出口到中国:26.7亿美元,同比下降接近50%(2020年)
从中国进口:103.9亿美元(2020年)
中国在哥伦比亚直接投资(FDI)存量:3.07亿美元(2019年)
农业及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
哥伦比亚农业较发达,耕地充足,降水充沛,具有开展农业生产的先天条件。哥伦比亚国土总面积为114万平方公里,适宜农林渔业生产2600万公顷,但实际使用面积只有630万公顷;农业可用地面积为1130万公顷,但只有35%得到开垦,且产量较低。农业占哥伦比亚就业人口的20%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另外,在鲜花种植业方面,哥伦比亚是世界上仅次于荷兰的第2大鲜花出口国,产量几乎全部用于对外出口。
说到哥伦比亚相信大家都会想起哥伦比亚的咖啡,全球都知道哥伦比亚生产的咖啡是最好之一的,而咖啡种植业是哥伦比亚最重要的行业之一。据国际咖啡协会统计,哥伦比亚的咖啡出口量排在巴西和越南之后,列世界第三位。主要出口目的地为美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哥伦比亚的咖啡贸易出口管理主要归全国咖啡业主联合会负责。这是非官方的行业性组织,有数名政府部长为其委员。哥伦比亚的法律明确规定,只有持联合会许可证的私营企业才能出口咖啡,目的是维护哥伦比亚咖啡在世界上的形象,同时也保证了政府在咖啡贸易中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
哥伦比亚为促进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政府管理体制。哥伦比亚国内共有4100万公顷的土地可用于农业生产,其中610万公顷用于开发可再生资源。
从有色金属方面来看,哥伦比亚国家矿业署数据显示,目前哥伦比亚镍矿产量位居拉美第四、世界第十二位,铜矿产量居拉美第四、世界第四十二位。
此外,哥伦比亚的石油产业也占重要地位,据哥伦比亚矿能部统计,该国探明原油储量为20.36亿桶,2019年产油3.23亿桶(88.58万桶/日)。哥伦比亚石油政策具有较强的地区竞争力,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对外国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业发展迅速,成为哥伦比亚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工业
哥伦比亚是拉美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从业人数占该国制造业用工总数的2.5%。目前哥伦比亚国内共有各类汽车存量530万辆。据哥伦比亚机动车协会统计,2018年哥伦比亚新注册汽车25.7万辆,同比增长7.7%,雪佛兰、雷诺、尼桑、马自达、起亚等品牌销售量居前。哥伦比亚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销量屡创新高。目前中国有比亚迪,奇瑞,宇通,长安,江铃等车企在哥伦比亚经营。
第三产业
哥伦比亚IT产业在拉美IT产业中所占的份额不大,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较快的增长速度和优惠的政策措施为该国IT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哥伦比亚政府为鼓励和促进IT产业的发展,在税收、劳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IT企业可享受包括高科技进口增值税减免、研发支出75%加计扣除等多项优惠政策。
哥伦比亚的投资促进制度
哥伦比亚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外国投资不受特殊限制,可以与本国投资一样进入各个经济部门,但若要对金融、保险、石油、天然气、矿业和电视领域进行投资,需要申请和审批,在其他部门则不需要申请和审批。对投资金额没有限制。不允许外国投资的方面包括国防、安全以及有毒、危险品和辐射废弃物加工方面。
哥伦比亚政府允许外国投资者通过直接投入外汇、实物、无形资产或本币利润再投资等方式对哥伦比亚进行直接投资,也允许外国投资者通过本地融资投资证券等方式对哥伦比亚进行投资。哥伦比亚法律对自然人在哥伦比亚投资或并购当地企业无特殊限制规定。
哥伦比亚还持有对行业针对性的投资促进优惠,政府规定投资建筑和旅店翻新领域可享受30年免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投资生态旅游领域可享受20年的所得税减免;投资棕榈油、橡胶、可可等晚熟作物可免10年的税负;对能源领域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投资以及对河道运输的投资可享受15年免征所得税待遇;对林业投资可终身免征所得税。此外,投资软件和医药领域亦可享受免征所得税待遇。
除了上述的促进措施,哥伦比亚为进一步深化其产业的发展设立了保税区制度。在保税区内投资可享受多重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所得税税率降低为15%;从国外向免税区进口的原材料、机械等免征关税、增值税及其他海关税负;从哥伦比亚关境进口商品可免缴增值税。另外,哥伦比亚政府在投资者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还允许单一公司成立自己的保税区,并享受保税区的一切优惠政策。
基础设施建设
哥伦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严重拖累哥伦比亚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哥伦比亚基础设置薄弱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改变上述状况,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哥伦比亚一直通过开放相关市场准入和吸引民间投资等方式积极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
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获得授权,提供物资和服务,与国有企业合资、合作,甚至并购国有企业等形式参与哥伦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哥伦比亚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对国际投资者敞开大门,为其提供商机。公私合作(PPP)模式为哥伦比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模式。
哥伦比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管部门是交通部。为改变哥伦比亚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哥伦比亚交通部在2014年推出了第4代公路(4G)计划,旨在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在2020年以前兴建8000公里公路。
2020年二季度,哥伦比亚国际基础设施署(ANI)公布第五代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拟分两批实施。该署负责人表示,相比2014年启动的第四代公路(4G)建设,首批第五代基建计划包括首都波哥大、考卡山谷省、马格达莱纳河等地。主要的项目分别为公路、机场、港口和铁路项目。
中哥关系
中哥自1980年建交以来,双边友好关系和经济互利合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哥伦比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哥伦比亚第一贸易伙伴依然是美国)。中国企业在哥伦比亚能源、电信、汽车、基建等领域开展的投资项目正在不断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以来,波哥大地铁一号线、昆省西部城轨、波哥大等市电动公交车等重大项目均由中资企业中标,极大提高中资企业形象,扩大中国品牌影响,为中资企业进一步开拓哥伦比亚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选择在哥伦比亚投资的中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
华为、中兴、中粮、中国开发银行、一汽、比亚迪、航空工业、中信、格力、国电、中交上航局、中石化、中国能建、中化绿宝石、迈瑞、山东科瑞等中资企业。
两国签署的主要经贸相关的协定包括(但不限于):
《中哥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哥伦比亚共和国政府贸易工业旅游部关于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的谅解备忘录》(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哥伦比亚共和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哥伦比亚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加强中哥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哥伦比亚共和国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关于加强中哥投资促进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哥伦比亚共和国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关于加强产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哥伦比亚共和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关于加强农业投资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哥伦比亚共和国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等。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