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仲裁》专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年度观察(2022)

本文原载于《北京仲裁》2022年第1辑,总第119辑,本期责任编辑徐畅,本文作者:石静霞。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统计,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平均增速为货物贸易增速的两倍,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和地位稳步提升。尽管服务贸易在许多发达经济体中占据其国际贸易的主体地位,在发展中经济体国际贸易中的占比亦在迅速上升,但总体上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经常被忽略。部分原因在于服务的无形性以及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的复杂性。

2021年适逢我国加入WTO 20年。这20年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20年,也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加速期。目前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33%左右稳步上升到55%左右,出口量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0%左右,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产业结构的差距。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连续7年保持服务贸易世界第二大国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球总额的比例持续提升,“中国服务”已成为“全球服务”发展的巨大引擎。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单边主义日益抬头之际,我国同东盟和日韩澳新共十五国于2020年11月15日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RCEP中包含了很多服务业开放内容,致力于营造更为公平的服务贸易竞争环境,对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构建及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服务贸易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加快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贸易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从连续4年缩减外资(含服务业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以及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我国在2021年释放多重坚持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信号。当前全球疫情仍未结束,加之俄乌战争叠加效应,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服务业开放合作是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本报告重点梳理中国2021年对外参加或签署的重要多边、区域和双边经贸协定中的服务贸易规则及承诺,观察和讨论2021年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北京市服务业的重点法律法规及文件,并展望未来市场开放和规则构建。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页面中的信息可能为第三方(如“中国走出去”网站加盟机构)提供,仅供用户个人参考。所有内容提供方在将任何内容/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图形)发布于敝网之任何数字平台之前,须获得该等内容/信息版权所有方之授权/许可。敝网不保证任何内容和信息的准确性,亦不对任何内容提供商提供或发布于敝网的任何内容/信息承担任何责任(比如文字、图片、照片、图形的版权侵权责任)。页面中的链接可能指向非由CGA可控的第三方网站,敝网对其他网站上的内容及链接有效性既不认可亦不承担任何责任。更多详情,请参阅敝网 免责声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