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营商指数维持中性 经济扩张复苏势头不变

由渣打银行与香港贸发局共同编制的"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第二季的"营商信心"及"信贷"的"预期指数"均保持扩张,反映了区内企业对潜在增长的乐观预期,经济在第三季度将进一步复苏。

大湾区前景向好   投资意愿强劲

第二季 GBAI 的各项数据回落并不令人意外。GBAI第一季度的表现强劲是基于内地在疫情过后营商情绪迅速反弹。各项子指数在第一季度全面上升后,本季度的表现开始出现差异。

"固定资产投资"在各组成部分中得分最高,为52.9分,反映受访者看好大湾区的长远商业前景,认为需求会进一步回复正常,需要投资扩充产能。

行业领域子指数结果参差

经历第一季度的大幅反弹后,"专业服务"现状指数上升4点,达到行业最佳的56.1。该行业的预期指数也表现出色,成为唯一高于60点(61.9)的子指数。

"金融服务"及"创新和技术"在行业领域中的跌幅最大。随着复苏势头放缓而出现的利润压力和信贷担忧,或影响金融受访者的情绪。加上全球半导体业处仍于下行周期,令科技行业也面临不少阻力。

内地保持温和复苏势头

渣打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第二季GBAI重返50中性线,鉴于基数效应回复正常,反映出季初至今的全国宏观数据回软,以及恢复通关带来的效应终会消退。尽管如此,整体现状指数仍未陷入收缩区间,这仅意味复苏势头减弱。"

他又说:"大湾区是中国内地多元化经济引擎的缩影,是整体增长的风向标,我们认为中国内地应可继续在温和复苏的道路上前行。"

大湾区城市间表现愈见多样化

在"商业活动"现状指数的各子指数中,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表现更显多样化。值得注意的是,深圳(51.5升至51.9)和东莞(53.5升至56.4)连续两个季度有所改善,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多个子指数则略有下降。

在各城市子指数中,尽管"科技行业"受访者的回应稍欠理想,但深圳的"制造和贸易"得分依然最高。大湾区另外两个核心城市,即广州和香港,在其他四个行业领域子指数的表现均优于深圳。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页面中的信息可能为第三方(如“中国走出去”网站加盟机构)提供,仅供用户个人参考。所有内容提供方在将任何内容/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图形)发布于敝网之任何数字平台之前,须获得该等内容/信息版权所有方之授权/许可。敝网不保证任何内容和信息的准确性,亦不对任何内容提供商提供或发布于敝网的任何内容/信息承担任何责任(比如文字、图片、照片、图形的版权侵权责任)。页面中的链接可能指向非由CGA可控的第三方网站,敝网对其他网站上的内容及链接有效性既不认可亦不承担任何责任。更多详情,请参阅敝网 免责声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