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布了最新的旗舰系列报告《2022年全球可持续债务市场报告》,对全球可持续债务市场的最新发展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和全面分析。本报告得到了花旗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摩根大通的支持。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完整版本。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现,2022年全球绿色、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挂钩和转型(GSS+)债券发行量达8585亿美元,较比2021年度发行总额1.1万亿美元低24%,这是十年以来GSS+债券交易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2022年见证了整个全球债券市场的收缩,通胀飙升导致固定收益市场步履蹒跚。在动荡的一年中,GSS+债券在2022年的债券市场交易量中占据5%的份额。
2022年全年内,绿色债券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总量的58%,发行量为4871亿美元,较2021年的5824亿美元下降16%。社会责任相关主题债券跌幅最大,从2195亿美元跌至1303亿美元,跌幅达41%。发行人不再通过债务市场为新冠疫情复苏融资,而是倾向于发行结合社会和环境主题的可持续发展贴标债券;尽管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发行量从2021年的2041亿美元下降21%至2022年的1613亿美元。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SLB) 的发行量从2021年的1121亿美元下降32%至2022年的764亿美元。转型债券是唯一增长的类别,同比增长5%,从32亿美元增至35亿美元。这得益于中国和日本对转型债券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转型债券交易数量从 2021年的9笔增加到2022年的25笔,增长率为178%。CBI最新发布的《气候债券标准4.0版本》已经包含对这两个高增长潜力的市场标签的认证标准。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首席执行官肖恩·基德尼 (Sean Kidney)表示
「2022年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明显变化,通货膨胀率上升导致固定收益动摇并给全球金融带来压力。随着全球生产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胀飙升只会变得更加普遍。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市场为国家和企业提供了重要机会,为向具有气候风险意识的商业模式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并防止全球经济和生态系统的衰退。」
中国的可持续金融市场增长迅速
2022年全年,在全球市场收缩的背景下,中国可持续金融市场呈现显著增长和发展,中国超过美国成为绿色债务工具的第一大市场。中国发行了最多的绿色债券,总额为854亿美元。中国也是债券发行数目和发行人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强劲表现由中国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本国的主要发行人推动。亚太地区的可持续金融也有所增长,金融企业发行人在2022年贡献了518亿美元,占其发行量的39%。
气候韧性投资潜力巨大
气候韧性投资可以帮助气候债券规模于2025年达到每年发行5万亿美元
到2022年底,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达到2.2万亿美元。CBI致力于推动到2025年至少每年发行5万亿美元气候债券。通过为市场提供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定义,当前的绿色投资范围可以扩大到包括气候韧性的投资项目。气候韧性投资将带来巨大的机遇。
该范围不仅包括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直接物理影响的投资,还包括解决人类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的脆弱性的投资。CBI致力于制定相应分类标准目录,推动该市场的发展,详情可阅读本报告第9章节。
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
补贴、信贷担保、税收抵免或其他财政激励措施将为迅速扩大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发明和创新提供资金,GSS+债券市场的投资者非常希望看到的大型、透明公开的交易。
非盈利机构Inevitable Policy Response (IPR)计算了美国目前可通过《降低通货膨胀法案》(IRA)、《基础设施和投资就业法案》(IIJA) 和《芯片与科学》用于清洁能源和气候投资的公共资金总额达近1万亿美元。
两党基础设施法 (BILs) 对此进行了补充,该法将为清洁能源提供减税和补助。BILs代表了政府支持、私营部门主导的工具,以促进对绿色项目的新一轮投资。
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也正对此做出回应: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在达沃斯宣布了“绿色协议工业计划”,其中包括净零工业法案,通过增加对清洁能源技术的资助以提高欧洲净零工业的竞争力。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将在近日发布全球首个气候韧性分类法(Climate Resilience Taxonomy)征求意见稿。该工具旨在为全球可持续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开创性的指引,以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对气候适应和复原力项目的关注和投资。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