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急于取悦中国这个日益重要的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审查机构,所以,好莱坞电影制片商和推广机构最近在制作的电影中使出新招:在故事中加入中国元素并加以正面宣传,特别是加入让中国政府对落难英雄施以援救的桥段。
电影制片商希望借此达到双重目的:既通过取悦中国电影审查机构保证制作的电影在中国获得发行许可,又赢得了中国影迷的欢心。
每年有数百部美国影片争取中国仅仅34部外国影片进口额度,在巨额票房收入岌岌可危之际,电影制片商正使出浑身解数在影片中讨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正如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在本周的深夜秀节目中以反讽口吻所说:“我身处娱乐圈,我很清楚,将来要做的就是获取中国政府允许进入中国市场。为了能在中国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我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品尝人民币的美好滋味”,在这部名为“Pander Express”的讽刺短剧中,科尔伯特还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对中国文化品德大加吹捧,同时对敌人——包括“用心险恶的”达赖喇嘛”和“腐化堕落的”美国人民——进行了严词批判。
科尔伯特的这番说辞着重指出了好莱坞在以下3个方面对中国实行的溜须拍马策略:
此处列举了在电影中阿谀示好的范例:
上述这些场景,每一幕都极其荒谬,而且毫无逻辑,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服务于在中国市场赚钱的终极目标。中国电影审查机构肯定感到十分兴奋,因此所有这些影片都获得了进口许可。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美国媒体巨头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经营网络更好的口碑宣传手段了。
中国电影观众如何看待这类觍颜迎合的行为则是另外一码事。好莱坞行业报纸Variety发表评论,称《火星救援》“在中国上映应能斩获巨大成功。由于在影片中,中国太空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桥段应该能吸引大量中国观众”。
虽然本人也期望《火星救援》能在中国票房取得成功,但最好是没有中国航天局这个桥段,或者不是因为这个桥段才大卖。仅仅因为影片中出现了一个中国英勇拯救麦特‧戴蒙(Matt Damon)的荒唐情节就指望能吸引观众到电影院太不现实了。对于《钢铁侠3》中的针灸医生桥段,中国观众已经嘲笑不已;如果《火星救援》试图让他们相信(1)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由香港演员Eddie Ko饰演)根本就不清楚他最重要的太空探测任务的机密级别;(2)他立即决定牺牲中国政府多年来的计划和一部分政府开支来挽救一名普通美国人的性命;(3)他居然可以单方面并当场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那么中国观众肯定也会同样加以口诛笔伐。
尽管共产党可能对这种迎合行为欣然接受,但中国观众感觉十分敏锐,并不希望卷入其中。好莱坞如果想继续吸引中国影迷,在迎合中国政府方面需要讲究更多技巧。
《火星救援》将自11月15日起在中国各大影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