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交通迎来“中国方案” 海信正式牵手埃塞俄比亚智能交通建设

时间:2022年03月22日

海信已经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市政府正式签约智能公交建设项目,目前已经进入执行阶段。3月18日,海信召开线上媒体沟通会宣布了这一进展。据悉,该项目是海信智能交通在海外承建的首单智能交通集成项目,这意味着中国智能交通技术标准开始系统性走向海外市场。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海信与非洲特别的缘分。1994年,海信进入南非市场,从此开启了国际化第一站,并迅速成为当地第一家店品牌。28年后,海信智能交通项目首次落地海外,开端依然是广袤的非洲大地。

发布会上,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牟三钢介绍,本次海信签约的亚的斯亚贝巴智能公交项目建设周期为21个月,建成后,市民可通过APP、电子乘客信息屏等获得公交实时信息;而公交企业则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以及智慧调度,实现客流与运力匹配分析、资源投入分析、机务物资指标监控等功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洲最大城市之一,常驻人口约500万,交通拥堵是一大顽疾。乘坐公交车是当地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但每到高峰时段,在公交车站排几十米队、等上半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公共交通亟需智能化升级。

当地政府对于海信项目的推进也非常迫切。在当地时间3月14日举办签约仪式上,亚的斯亚贝巴市市长阿达内克·阿贝贝表示:借助海信建设的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将提升当地巴士的运营能力,改善当地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得益于世界银行的贷款支持,2021年3月,亚的斯亚贝巴交通局正式发出招标公告,对当地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这一招标吸引了中国多家企业的关注,海信和山东高速组成了联合体也参与其中。

非洲市场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企业可以轻易进入,作为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其设置了较高的招标门槛,对企业过往业绩、技术实力等有严格要求,比如其中“至少一项不低于1200万美元的已验收的项目。“海信是中国智能交通企业中为数不多能达到对方招标门槛要求的企业。”牟三钢介绍,在招投标过程中,他们想尽各种办法了解当地现状和技术要求,不断优化方案,终于在9个月的漫长招标后,海信和山东高速集团组成的联合体在多家竞标企业的激烈角逐中成功突围,以技术指标和价格指标双第一,成功中标。

来源:中国日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页面中的信息可能为第三方(如“中国走出去”网站加盟机构)提供,仅供用户个人参考。所有内容提供方在将任何内容/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图形)发布于敝网之任何数字平台之前,须获得该等内容/信息版权所有方之授权/许可。敝网不保证任何内容和信息的准确性,亦不对任何内容提供商提供或发布于敝网的任何内容/信息承担任何责任(比如文字、图片、照片、图形的版权侵权责任)。页面中的链接可能指向非由CGA可控的第三方网站,敝网对其他网站上的内容及链接有效性既不认可亦不承担任何责任。更多详情,请参阅敝网 免责声明
Top